燒紙錢,也是一直以來祭祀去世的親人的習俗,但是燒紙錢是否真的有用?而在佛說,卻說這是對亡者的一種諷刺?這個是否有道理?那么燒紙錢有用嗎?為什么要燒紙錢到底如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燒紙錢有用嗎?為什么要燒紙錢
聲明:圖片由網友上傳,來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燒紙錢有用嗎?為什么要燒紙錢
燒紙錢的起源到底是什么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 ,陪葬與燒毀是兩個概念。紙錢產生之初可能并不是用來燒的, 埋葬、拋撒、懸掛等方式可能要早于焚燒 ,但由于紙錢焚燒時化作煙霧的形象能使人產生進入冥界的想象 ,故焚燒馬上成為最常用的紙錢處理方式 。依此看來 ,燒紙錢由來傳說產生時間的上限 ,理論上可以追溯到紙錢產生的同一時代— — —魏晉 。并在西域高昌王國舊址等佛教國家遺址出土過冥幣。
中國絲也傳進了印度。最早的記錄是在印度的古書中找到的。在印度政治家、哲學家考底利耶(Kautilya)的《政事論》(又譯《治國安邦術》)一書中有cinapatta一字,意思就是“中國的成捆的絲”。考底利耶據說生于公元前四世紀,是孔雀王朝(古印度摩揭陀國的王朝,建于公元前321年,約公元前187年為巽加王朝所取代)月擴大王的侍臣。這說明,最晚在公元前四世紀,中國絲便已輸入印度。另外,從梵文的許多字中也可看出,古代印度人民對蠶絲的認識要比希臘人和羅馬人準確得多,因為他們知道絲是蟲子吐的,絲是繭(舊n)抽成的。
在絲傳人印度之前,古代印度人民的衣料只有棉衣、羊毛、鹿皮等。印度古代可能有野蠶絲,但一直到唐代,絲還很少被采用。中國絲的傳入給古代印度人民增添了新的衣服材料。到了宋代,靠近兩國通商口岸一帶的印度人,已經可以穿絲制衣服了。當然,古代中國輸入印度的不只是絲織品,而且也有生絲,印度人再把生絲染色加工織成綾、羅。錦、絹。印度綢薄如蟬翼,精美異常。
除了絲之外,古代中國傳入印度且對印度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的還有紙和造紙術。在古代印度,書寫材料有時用木板和竹片,更多的是用燁樹皮和貝葉。在梵文古典著作里常會見到“自樺樹皮”這個字,最初是書寫材料的意思,中國紙輸入后,人們便用這個字來稱呼紙,可見樺樹皮應用之廣;貝葉是一種棕櫚樹葉,大而且長,古代印度人在樹葉上面寫字、抄經。過去一般認為,12世紀,紙張才由伊斯蘭教徒帶到南亞的印度,然而實際情況并不盡然。既然蔡倫造紙術改革之后不久,紙張就大量傳入西域、中亞,采用紙張書寫的也不限于漢人,那么東漢至南北朝時期,因傳播佛教而頻繁活動于此地的印度人,或與印度有關之中亞民族,必會接觸和使用紙張,因為紙張遠比當地傳統書寫工具樹皮、樹葉優越。
據洪喜慶的 《杜詩辯證》 上說 : “齊東昏侯好鬼神之事 , 剪紙為紙 , 以代束帛 , 至唐盛行其事” 。從唐人王建《寒食行》 詩中“三日無火燒紙錢 , 紙錢那得到黃泉” 之句可見一斑 。宋人陶彀的《清異錄》 上說 : 周世宗柴榮葬日, 用象征形狀的金銀焚化 , 紙錢的形狀大似碗口, 上有印文, 黃色印的叫“泉臺上寶” , 白紙的稱“冥游亞寶” , 說明五代時紙錢已經用雕板印刷大量生產了 。從魏晉開始用紙錢送葬,到了唐代,上自王公,下至庶民,盛行燒紙錢送葬,“積錢為山,盛加雕飾,舁以引柩,……紙錢魏晉以來始有其事”[3]。有詩云:“紙錢紙錢誰所作,人不能用鬼行樂。一絲穿絡掛荒墳,梨花風起悲寒云”[1]。從埋錢轉變為燒錢,可能和佛教有關。學者認為,佛教的傳入,燒錢也隨之盛行。故可知燒紙錢由來,應該是受到印度或中亞習俗的影響。印度或中亞人認為,可以用火將祭品傳遞給鬼神,如婆羅門教中的火神阿耆尼,就有傳遞物品的能力。宗教信仰及其相應的意識觀念的改變,這一點是出現紙冥幣的思想前提。冥幣之根,是植于華夏民族以實財殉葬的習俗之上的,原本是中國本土文化的產物。東漢以后,隨著佛教由印度的傳人,佛教思想及古印度的社會習俗也相應傳入中國。佛教主張“四大皆空”,不私財富,信徒死后尸體焚化,以求化度,靈魂轉人極樂世界。諸此佛教習俗及思想認識,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廣泛流行,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國人傳統以實財殉葬的意識,“焚化”這種充滿佛教色彩、據稱可起到由“現界”轉人“冥界”作用的新觀念,逐步被人們所接受,這對包括冥幣在內的明器的變革,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唐宋以后,過去基葬中最為常見的金屬或陶質明器大為減少,縈盛一時的陶房屋、陶谷倉、陶車、陶灶、陶俑、陶牲畜,被葬禮上付之一炬的紙人、紙馬、紙房屋等紙明器所替代。由硬質冥幣脫胎衍化而來的紙質冥幣,一方面能從形式上滿足人們殉財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又通過神圣的焚燒,在親人心目中轉化為冥冥世界中享用的錢財。
已知最早的紙錢實物出土于新孤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1990年(文物)第9期,詳細登載了江西德安周氏墓中發現的紙質冥幣。周氏墓紙質冥幣裝在一個展開的蝴蛛形荷包里,冥幣系黃紙剪成,圓形方孔,有些印有“卍”字,“卍”字音讀“萬”,是佛教中吉樣如意的符號,這類錢可能是文獻中所說的“梵陰錢”.“梵陰錢”據稱是一種佛國通行的貨幣。
魏晉以來佛教就在中國盛行開來,佛教東漸所帶來的因果報應說、生死輪回說和地獄說,使人們了解到彼岸世界的種種,豐富了他們對死后俊世界的想像。佛教傅入中國俊鼓吹靈魂不滅因果報應,在喪事中使用紙錢超度亡霎,祭奠死者。而且受到佛教的影響還產生了一大批專門描繪冥府與地獄狀況的作品,例如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志怪小說。這樣一些小說的產生加上大量說書人和佛教徒的宣傳,致使下至老百姓上至帝王將相都深信佛教,深信彼岸世界的存在。
“魏晉以來,由于佛教的傅入,因此佛家葬俗也開始在民間廣為傳播開來。佛教宣尊茶毗火葬法,故改為燒紙錢。”④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煙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世族之祭掃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紙錢制成幡蓋,陳于墓左。祭畢,子孫親執于墓門之外而焚之,謂之‘佛多’。民間無用者。”
燒紙錢的傳說
傳說起源
據說,在古代有一位秀才,名叫辛孝堂。他家里非常貧窮,母親去世后連副棺材都買不起,只好把尸體停放在家中。有一次,一位好友問他,為什么不把母親的尸體埋葬,他實在不好意思說是因為沒錢葬母,只好說:“母親是我唯一的親人,我們相依為命幾十年了,現在母親去世 了,可我實在舍不得她離開,我想留她在家里,多陪她幾天,盡盡孝心。”好友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他的確是一個孝子。這事傳開后,人們紛紛仿效,親人過世后,都盡量把尸體停在家中,時間越長,越以表示孝心。
有一天,縣令的母親去世了,正值天氣炎熱,放在家里是不妥的,不放一段時間,又怕手下人說他不孝,想來思去,便想把老母的尸體放到嗽嘛廟里去讓和尚守著,經常去看看同樣盡了孝心。于是將尸體抬進了嗽嘛廟,對主持說“老夫人一生信佛,抬到廟里更好超度。”老和尚終日佛事纏身,沒有時間看管尸首,便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小和尚。小和尚陪著死人實在害怕,兩天過后,死人身上發出臭味熏得他實在受不了,就拉來幾把稻草在房內燒燒,以沖淡些臭氣。稻草燒完了,天還沒有亮,小和尚又找了些黃紙接著燒。燒到天亮時,師父陪著縣令來了,問他燒紙干什么 。嚇得小和尚說不出話 ,老和尚忙說,“老爺 ,這不是燒紙,是給老太太往陰間送錢,因為陰間用的錢,全是陽間的紙”。
從此,人們相信紙錢就是陰間的錢。為了表示對死者的追悼,人們常常燒紙錢送給亡靈。
現已成為風俗。
有觀點認為,為死者燒紙送錢,送盤纏,是源自佛家的生死輪回說。人們相信,人死后,有靈魂存在,為了讓死去的親人能在陰間少遭些罪,心誠的人們便燒紙錢給他們,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能過上好日子。
燒紙送錢亡者自然不會收到,但是人們寧愿通過這種方式緩解對親人的相思之苦,并借助這種方式繼續盡著世間沒有完成的孝道,聊以自慰。
與其死后多燒紙,不如生前多孝順。
生前父母不孝敬.死后何必哭鬼神
父母生前敬孝方為孝,父母死后盡孝徒枉然。
燒紙錢給亡者是否有用?還是對亡者的諷刺?
焚燒紙作的財物給亡人,或寄存冥庫,是否有效?
從倓虛大師的影塵回憶錄和其他的書中看來,焚化的財物是有用。若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道理來推斷,也應該有用,因為鬼也有他心通,同時在他的八識田中,對各種財物的印象很深,當我們焚化各種財物時,一定會觀想到受用者的關系和姓名,‘心生則種種法生’,所以說有用。
古今身前焚化財物寄存冥庫,以備將來享受的人很多’雖然說有用,但是不必這樣做,因為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來,除了業力以外,誰也沒有帶絲毫的東西來,而以后生活所需,不都是從那業力中得到的嗎?所以說,只要生前多種福,莫愁死后缺錢財,空手而來空手去,業力早已有安排。
我們學佛的目的是成佛,成了佛,一切具足,不必要錢。修凈土的,目的是極樂世界,死之日,化佛來迎,既不要買車票,又不要安單錢,生活所需,應念而至,還要財物干什么?我認為積錢不如積緣,若能志心念佛,求生西方,什么問題都解決了,到這時候,試問焚化紙物還有什么用?與其無謂的浪費,不如老實念佛,我以為這樣會有更大的功德!(知義法師著《初機學佛決疑》)
佛教為何不燒紙錢(冥紙)?有咒語折成蓮花錢可以燒嗎?如法否?
茲當人類一旦命終之際,其神識快則一剎那(梵語ksana),慢則四十九天即隨其在世之業因投胎轉世去了,而投胎之處不外乎六道之中,若有念佛而往生凈土者,就當下了生脫死,免受六道輪回之苦;如果此人是正信三寶弟子的話,既已往生極樂凈土,凈土世界遍地黃金所鋪,所住皆七寶所莊嚴而成的樓閣,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心想事成,福報無盡,無所欠缺,何來得取紙錢(冥紙)之需求!物以稀為貴,極樂凈土大地黃金無邊,黃金對極樂凈土之人而言,已不是珍貴之物,腳踩黃金,天天搬金塊,會被人譏笑,美鈔、臺幣、已成廢紙,因為沒有資生欠缺,所以才需要黃金、美鈔臺幣,既有之,這些方便已成多余,在極樂世界國土里只要你動個念頭,你所喜愛的東西無所不現,任你受用滿足而法喜,如果不具足如是功德莊嚴成就,就不名極樂世界,不名為彌陀佛是也!在凈土三經明文斑斑可依可循。
倘若此人沒有學佛也沒往生凈土的話,必定投胎轉世于六道中,六道的任何一道之受生,不是任何人可以自由選擇的,而是業力來決定你該去的那道,凡夫(梵語prthag-jana)眾生甚難掌控自己的業力行為,在投胎之剎那,你也身不由己的隨業而投入你有緣該去的一道,你深感無奈,無奈又能如何呢?所以說,修行就是針對這點而下功夫,以強而有力的愿力轉化業力,使業力成愿力,業力是不自在,是身不由己的,是染污的,是難以抗拒、不聽使喚的,是痛苦無奈的,是輪回生死的原動力;愿力是自由自在的,沒有染污而清凈(梵語suddha)光明的,能讓我們掌控而且可任人轉換三百六十度無障礙的,是頓斷三界六道的,神通(梵語rddhi)往來自如的,是已證得圣境之地。
因此之故,既已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燒紙錢(冥紙)給亡者這是莫大的諷刺與無聊之舉,何以故?因為人間是人間,畜生是畜生,試問畜生能享用紙錢否!它連紙錢都不懂,如何受用!愚昧之人也明白這太離譜了。
試問地獄道之眾生唯有受刑受苦受煎熬的果報,沒有絲毫時刻停止受罰,直到受罪劫數盡方能離開地獄,稱之無間地獄,哪有機會得到你所火化的紙錢(冥紙)呢?對他而言是多此一舉,碰都碰不著,摸也摸不到,看也看不到,畢竟地獄唯有受苦,無暇碰摸看故,又何況冥紙(紙錢)是陽上之人對亡者一片好心誠意奉獻賜與,燒紙錢(冥紙)是陽上眷屬心理上的一種慰藉,令心安慰、安心、關懷,實際上地獄鬼道是收不到接不到的,僅憑著一張一疊一堆的紙錢(冥紙)就讓亡者得到如此優厚的富貴,簡直是天方夜譚、封神榜、水滸傳、西游記,一一是人為因素,自演自導,編此虛構情節,瞞天過海的障眼法,可怕的大打妄語牌,行騙天下社會人,如是罪咎流傳淵遠至今,世人受蒙蔽既久已成事實,如是根深蒂固,有誰能動能搖改變如此雄厚的歪風與邪知迷信呢?深信有善根有大智慧能辨別是非的圣哲,觀此邪見歪風,一語不發,唯然會心微笑,心知肚明,即此隨風飄去!
簡而言之,佛教是不燒紙錢(冥紙)的,如果有出家人或在家人燒蓮花錢(冥紙)的話,這也是不如法的作為,這是佛門中的外道(梵語tirthaka)接受外道世俗之流在佛門內蘊釀蔓延,其罪業非淺,世間不當的迷信風俗已夠同情可憐了,佛弟子若跟隨而起舞的話,實在令人深感不可思議,你也參與外道邪見共業,壯大迷信而已!罪咎變本加厲也。
有咒語的紙張來折蓮花錢,甚至火燒咒語佛像,實乃不智之舉,有毀佛像與經文咒語之過咎,有不敬法寶之罪,一錯再錯,接二連三連環錯,這一連串的舉動一一皆不如法是也!(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問:人往生后中陰期間,七七四十九天內燒紙錢有沒有用?
答:燒紙錢佛門里面沒有,這是民間的風俗習慣。到底要不要做?印光法師的教誨非常好,他老人家講,這樁事情我們不贊成也不反對,這個態度很好,為什么?大家都曉得有六道輪回,燒紙錢只有他到鬼道他有用處,到其他的道都用不上。他如果到人道他又變成小孩了,他怎么用得上?但是如果他真的到鬼道,你不燒給他,你把人家財路斷了,這也不好,所以老和尚就是不贊成也不反對。我們一般人常講,人死了都做鬼,這個話說得也不無道理,確確實實人死了之后,來生到餓鬼道的機會最多,所以它也有道理。為什么?你看看哪個人沒有貪心?貪心是餓鬼道的因。學佛了還貪佛法,你學得再好,你將來果報還是在餓鬼道,不過貪圖佛法可能在餓鬼道里面果報會殊勝一點,做些小鬼王。像土地公、山神,很多都是學佛的,學佛貪心沒有斷,就受這種果報,這我們不能夠不知道。所以佛教我們斷貪心,不是教我們換貪的對象。沒有學佛,貪世間的名聞利養,貪五欲六塵;學了佛之后,那個可以放下,要貪佛法,那還是貪心沒斷,你餓鬼道還是離不開,這個道理要懂。
武漢天堂思源殯葬禮儀有限公司
地址:武漢市蔡甸區玉賢鎮紀莊村大戰巷特1號。
24小時服務電話:400-834-5808
手機:189-71133-008 180-7112-4006
值班電話:027-84698621